西夏區深化政銀企合作,探索“傳統抵押+以權增信”融資模式、“多權融合”組合貸模式等實踐路徑,推進水權抵押融資增量擴面。6月13日,中國建設銀行銀川西夏支行向共享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以用水權證、企業信用保證為組合貸放款2000萬元,標志著西夏區金融支持用水權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,用水權改革資源賦能取得新突破。
自用水權改革工作開展以來,西夏區以“四水四定”為核心,以“節水增效”為關鍵,不斷優化用水結構,轉變用水方式,充分發揮市場對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用,拓寬了企業用水權融資渠道。全面完成了農業、工業和養殖業用水權確權;建立了用水權收儲和收益分配機制;推動開展了區域間、行業間、灌域間等多種形式的水權交易,交易數量和金額居銀川市首位,實現了節水指標為工業“解渴”、跨越式“增值”;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用水權質押、抵押、擔保、租賃等綠色金融產品,實現了從“大鍋水”向“商品水”的轉變,金融助力用水權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。此次用水權質押貸款簽約是2024年西夏區首筆用水權質押貸款,是創新信貸模式和擔保模式、拓寬融資渠道的突破性嘗試,標志著西夏區金融助力用水權改革賦能不斷取得新成效。
西夏區農業農村和水務局負責人表示,將深入貫徹“兩手發力”治水思路,堅持企業取用水信用導向,充分發揮市場機制,一如既往為銀企精準對接做好“紅娘”。拓展用水權多元化融資渠道,為金融支持用水權改革探索有效路徑,形成可推廣、可復制的綠色金融發展模式,實現從“水資源—水資產—水資本”的逐步遞進,讓每一滴水都迸發最大潛能、發揮最大價值。
掃一掃 手機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