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西夏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,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為目標,嚴格落實“四水四定”原則,堅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剛性約束,嚴守用水總量和地下水位控制“紅線”,優化用水結構、轉變用水方式、提高用水效率,在建機制、確好權、管好水等方面綿綿用力,在智慧化灌溉、再生水回用等方面先行先試,構建全鏈條、立體化、閉環式改革體系,堅決鑄牢賀蘭山生態安全屏障,奮力走好人水和諧、永續利用、綠色發展之路。
落實以水定城定人,強化水資源高效利用。西夏區積極推進南部海綿城市示范片區建設,完成建欣苑小區等39個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,有效解決了“跑冒滴漏”“二次污染”等問題,新建城市雨水收集管道65.6公里,鋪設透水路面79萬平方米,整治改造易澇點17處,推動雨水入綠灌溉、入湖補水,城鎮供水管網漏損率達9%,節水器具普及率達100%,再生水利用率達47%,實現了“粗放用水”向“集約利用”的轉變。整合投入各級各類資金4140余萬元,實施轄區人飲供水薄弱環節鞏固提升及維修養護項目6個,全面完成賀蘭山農牧場、南梁農場群眾供水設施改造提升,確保三大農場區域群眾喝上“放心水”“安全水”,有效提升項目區供水保障率和管網漏損率。
強化以水定產,構建節水型產業體系。聚焦工業用水高效利用,充分釋放“水活力”,真正讓有限的水資源發揮出最大效益。核定用水量1萬立方米以上工業企業44家,確權水量指標2879.08萬立方米,引導重點企業實施節水改造項目40余個,隆基硅材料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高達98%,隆基樂葉等11家企業實現水指標結余,銀川頂津等24家企業獲評區市節水型企業,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自治區節水型園區,企業再生水利用率達40%以上,節水型企業覆蓋率達90%左右。積極推進再生水試點,建成銀川經開區污水資源化利用配套再生水回用工程,全面打通“廢水預處理—污水處理廠處理—企業循環兩利用”、“企業自處理—產線兩利用—生態微循環”的循環利用新路徑,工業企業再生水回用率突破40%,萬元GDP用水量由“十三五”末期的98方降低至59方。
落實以水定地,促進水土資源協調。緊扣“十四五”用水權管控40%高效節灌率目標,堅持把現代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節水的核心工程,“三大農場”創新推廣節水滴灌、暗管排水“一塊田”改革,通過建設蓄水池、規?;\用滴灌、水肥一體化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,讓跑水、跑土、跑肥的“三跑田”變成保水、保土、保肥的“三保田”,“研究院+試驗區+產業園”數字治水模式獲評自治區改革典型案例,截至2023年年底,西夏區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(含農墾)17.58萬畝,其中高效節灌11.247萬畝,高效節灌率由2021年的12.5%提升達到2023年的34.6%,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2021年的0.536提升到2023年的0.561,農業年均節水達1200萬立方米,連續三年用水總量控制在紅線指標及計劃以內。
西夏區農水局負責人表示,將統籌各部門、各鎮街樹牢“一盤棋”思想,心往一處想、勁往一處使,合力推動“四水四定”目標任務落實見效,助力銀川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建設。
掃一掃 手機瀏覽